1. 首页 > 生活百科 > 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法定婚龄大幅下调,18岁成为结婚最低年龄)

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岁(法定婚龄大幅下调,18岁成为结婚最低年龄)

法定婚龄大幅下调,18岁成为结婚最低年龄

背景

根据新闻报道,2021年5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施行了最新的婚姻家庭法修改草案,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规定法定结婚年龄将从现行的男22岁、女20岁下调至男女均为18周岁。这一变化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有人支持这一政策,认为青少年的自主选择权应该得到保障,而有人则反对,认为18岁的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承担婚姻家庭责任的程度。接下来,我们就一同来探讨一下这一新政策的利弊吧。

支持法定婚龄下调的理由

1.符合时代发展趋势

中国当前社会的年轻人思想观念和价值观正在发生着变化,对于婚姻家庭的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开放化。尤其是在城市和发达地区,青少年的独立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婚前恋爱的观念也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因此,法定结婚年龄的下调更符合当今社会年轻人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2.增强青少年自主权

法定结婚年龄下调有助于保障青少年的自主权利,让年轻人在合法、安全的范畴内享受婚姻权益,而不是让其在不合适的年龄就因个人喜好而选择未婚先育的方式。频繁的婚育事件给青少年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也是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3.反映法律成熟度

法定结婚年龄下调的过程,也是法律的发展和成熟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也要不断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法定结婚年龄的下调就体现出国家法律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需求。

反对法定婚龄下调的理由

1.18岁过于年轻

很多人并不认为18岁的人可以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年轻人处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很多时候意志不坚定、行为不稳定,在婚姻和家庭方面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这是很多人反对法定结婚年龄下调的关键原因之一。

2.缺少完善的保障措施

法定结婚年龄下调之后,如何确保青少年在婚姻中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则是一个关键问题。即使是目前的婚姻法也无法细致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法定结婚年龄下调之后,更需要完善和严格的保障措施。

3.不能促进青少年的完整成长

婚姻和家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但是如果在过早的年龄便投身于此,就可能会影响到个人完整发展和成长。婚姻需要的是责任和担当,是大人们才能做好的事情。而青少年的任务应该是学习、思考、锤炼自己,更好地为未来做准备。

结论

通过上述讨论与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法定结婚年龄下调的优与劣并存,这取决于立场与个人需求。我们应该尊重青少年的选择权,但同时也应该认真权衡和考量,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全面的保障和照顾,让他们在更好的环境下成长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10: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