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游记
登泰山记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一。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通过他自己登上泰山的经历,讲述了泰山之险峻、雄伟、壮美以及人们的崇敬之情。以下是登泰山记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及注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注:会当(huìdāng):登上了;凌(líng):耸立;绝顶(juédǐng):山顶,高山的顶端;览(lǎn):俯瞰;众山(zhòngshān):周围的山峦。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王之涣 注:云淡(yúndàn):云形稀疏;望断(wàngduàn):望不见,看不清;南飞雁(nánfēiyàn):向南飞翔的大雁;长城(chángchéng):古代中国的城墙;好汉(hǎohàn):英勇果敢的人;屈指(qūzhǐ):用手指来表示计数;行程(xíngchéng):往返的路程,总路程。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毛泽东 注:依旧(yījiù):和过去一样,没有改变;几度(jǐdù):多少次;夕阳(xīyáng):太阳落山的时候,黄昏;红(hóng):颜色,色彩。
翻译
会当登上泰山顶峰时,可以俯瞰四周的其他山峦,感受到泰山之壮美。——杜甫
在天高云淡的日子里,举目望见南飞的雁队消失在云中。如果没有到达长城,就不是真正的好汉。我的旅程将近两万里。——王之涣
美丽的青山仍然屹立不倒,数次夕阳将其染上了耀眼的红色。——毛泽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