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百科 > 午后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午后低烧的中医原因分析)

午后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午后低烧的中医原因分析)

午后低烧的中医原因分析

午后低烧是指下午时分,身体出现持续性低烧的现象。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午后低烧是一种很常见的病状。很多人都会因为身体不适而感到烦躁不安,那么这种病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中医上讲的午后低烧的病因

午后低烧大多由以下原因引起:

1. 阳虚火旺

中医认为,阳虚火旺是午后低烧的主要病因。阳虚火旺,指的是人体阳气不足,体内的阴阳失衡,从而导致身体发热。此时,人体有时会出现口干、咽痛、烦躁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晕、心慌等表现。

2. 湿热内蕴

湿热内蕴是导致午后低烧的另一个原因。湿热内蕴,指的是人体血液、经络中湿热毒素较多。如果人体内湿气太重,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从而导致午后低烧等症状。此时,人体还会出现口臭、汗臭、皮肤瘙痒等症状。

3. 水肿痰饮

水肿痰饮会导致午后低烧。水肿痰饮,是指人体气血不畅,导致人体的气血循环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血液瘀滞。严重时可能出现水肿、脉搏缓慢、舌质胖大、舌苔白厚等表现,所导致的低烧,就是由于人体的内分泌失衡所导致的。

二、中医上关于午后低烧的治疗方法

针对午后低烧,中医推荐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治疗午后低烧的基本方法之一。在中医的角度下,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清除人体内部的湿气和热气,减轻患者的不适感。药物中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能够清除人体内燥热因素的清热解毒类药物,一类是能够加速新陈代谢的清热利湿类药物,二者同时使用可以缓解自身的燥热症状,从而缓解低烧的症状。

2. 行气化痰

行气化痰是治疗午后低烧的另一种有效的方法。如果患者出现水肿痰饮或湿热内蕴的症状,可以通过口服调理药,加速气血的循环,从而消除体内瘀滞毒素,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对于治疗午后低烧有着很好的效果。

3. 调理饮食,加强锻炼

对于午后低烧这种症状,中医还提倡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及锻炼,加强日常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通过合理的饮食,可以降低人体内的湿气、热气含量;通过适量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体体质,增加人体的代谢率,降低身体中的湿热内蕴、水肿痰饮等病因,调节身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消除身体的低烧症状。

午后低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身体症状,在中医的角度下,主要病因包括阳虚火旺、湿热内蕴、水肿痰饮等。针对这种病症,中医推荐采取清热解毒、行气化痰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日常的锻炼和饮食保健等方面,加强人体免疫,预防患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10: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