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诗骨风流
于谦,明代诗人,字仲任,号放翁,一生以诗文著称,被誉为“东篱赋笔,西窗诗骨,北渚歌声,南陌行踪”。
早年经历
于谦出生于南京,故乡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他的祖父是明初大学士、副都御史,可见家世显赫。于谦自幼聪颖,喜好音乐文学,年轻的他跟从父亲入京。在京期间,他结交了刘基、高启、赵去非、谢谦、李若水等一批文化名流。尤其是刘基,给予他很大影响,一起创作诗词、弹笛唱歌,浸润于诗文之中。
诗词成就
于谦创作的重要成就在于他在民间文化和官方文化之间架桥梁,使得新文化在传承旧文化的基础上,得以展开。他的诗作,“情态纯实,人事婉变。具有通俗性和优美的文学形式,从而深得读者的喜爱。大都城市和小村镇,都会传唱他的佳作。
于谦的诗风轻盈、宛转动人,尤其是他的本色田园诗,始终流露出对生活自然的热爱和对哲理深刻的领悟。他被誉为王蒙、余光中等人所推崇的“田园体诗人”的代表人物。如他的《秋雨洛阳城》这首佳作,用“秋雨洛阳城,冷豆腐清衫薄。酱鸭素帔,尝见螃蚌壳”这样的赞美词语,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不同寻常的洛阳城。
晚年经历
于谦虽然诗词名誉盖世,但在生活面前,他并不是一个世俗眼光很厉害的人。他的人生历程,可以说是一系列的苦难与磨砺,曾被削发牢狱。他在狱中仍然以诗赋为乐,到最后一刻,仍旧活力满满。后来他被释放,并逐渐发展不少的弟子,当时的文化大师袁宏道便是他的门下之一。
于谦晚年的情境十分艰辛,但是他始终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他的诗中也始终透露着这种心境。如他的《海棠》这首佳作,“爱她一枝一叶,正好襟怀抱掌。可惜无情楼上月明,南风吹不碎花香。”即使在晚年,他仍旧有一颗凝聚田园生活和自然之美的心。
于谦的一生经历多事,然而他一读其文章,就能感受到他的正直坦荡,豁达洒脱。他用自己的钟情和执着,为那个时代和后人留下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