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百科问答 > 汶川地震七天后为什么不挖了(汶川地震七天后的痛苦抉择)

汶川地震七天后为什么不挖了(汶川地震七天后的痛苦抉择)

汶川地震七天后的痛苦抉择

挖掘中的伤痛

“我们不停地往里面挖,挖出来的都是一具具的尸体……有些人的头、手、脚都没了,全是肉渣。”

这是汶川地震救援队员的亲身经历。地震发生后,各地积极向灾区派出救援队,可惜最终还是许多灾民失去了生命。在过去的七天里,数千名抢险救援队员在废墟中奋战,挖出数百名遇难者并抢救出数千名生还者。

然而,这样的救援行动早已超出了普通人的承受极限,这些救援队员不仅直面着空气中的浓烟、现场残酷挖掘时的碎片撞击,还要直视逐渐变得残缺不全的遗体,每一天都需要面对着刻在脑海里的惨状,他们的心灵和身体在不断地磨损。

挖掘中的风险

另一方面,越往废墟内部挖掘,风险也随之增加。一方面,废墟内有悬殊顶的风险,地面的支持力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废墟内缺氧导致的中毒风险也逐渐增加。为了尽可能地挖出被埋的遇难者,救援队员们只能冒险深挖,最终导致意外发生的概率也逐渐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要在救援队员的身体健康和挖掘的效果之间做出抉择,但这是一个几近于不可能的任务。救援队员们不得不冒着风险深挖,而政府也没有添加额外风险去重新大规模的挖掘。

挖掘中的人性

当然,如果被埋者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那么很可能我们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和绝望,无论救援队中的救援人员对自己的生命安危做出了何种决定,我们都会有所不满。但是,在一个由无法准确掌握的砖石组成的废墟中,救援人员必须权衡各种风险,决策不容易。

最终的决定不仅仅是设法尽可能多地挖掘,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抢救救援队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必须记住救援队员们所付出的,不仅仅是身体和心灵上的损失,而且还包括情感和家庭。

七天后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无法预测的灾难,它让无数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无论是政府还是救援队员或普通人,都在以最合适的方式付出着自己的努力,这是在灾难中也必须要体现的人性光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10:0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