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寺行脚僧人的感悟
一、 葛被湖之行
我叫慧明,是一名行脚僧人。前些日子,我来到了大悲寺,准备展开我的行脚旅程。听闻当时一位老僧正在行走葛被湖周围,并在湖边讲经。我决定去参加他的讲经,得到默觉化的教诲。
到了湖边,我发现那位老僧端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湖。我上前拜见,他并没有理睬我,只是道:“你定心看看湖里。”我跟着他的话,凝眸湖泊,只听得他继续道:“万物生灭,如同湖水草木,翻涌起伏,层出不穷;却又能镜照出万象,永恒不变。人生亦是如此,生死相连,万物皆空。”
我静听其他听众的听说,很多人看着湖,讲的是湖中美景,湖边风景。而我们,却深受教益,如同湖水,应自净澄。
二、藏传佛教究竟是怎样的精神信仰
行脚和信仰之间,理应密不可分。同行的一名僧人是位藏传佛教信士。我们彼此分享信仰的见解,他告诉我,藏传佛教是一种探究人内心深处的信仰,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念诵、行为,每个人都可以形成一个相应的宗教体系。
我听了他的话,直观认识到信仰和修行并不是两件事,而是相互促进与指引。藏传佛教更是让我了解到,“如来藏”住持在每个人的心中。而我们信教者的任务,便是寻找敞开心扉,接纳光明智慧教诲。在行脚和参拜寺院的过程中,平静心境、接纳思绪和日常琐事,也是开启之门的关键。
三、行至寺院,行至人心
行脚的过程让我更加体会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存亡的必要性。行走在各寺院之间,寺院中的每个袅袅香烟,每个跪拜礼佛的人,以及生活在寺院中的每个人,无一不用自己的思维,行为在实际生活中,有机会跟信仰相关的工作和工作目标相结合在一起。
而我之所以选择行脚生活,也就是从希望利用行走时在心灵领域里的反思,思考文化的本质。突破文化边界,并在行走中探究深层意义,以及找到更好的为人处事的方法。
,行脚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性质,也可以成为文化诠释者。行脚,藏传佛教的另一种生活方式,可谓融合了道、佛、儒等等精髓,又净化了世俗的沉淀,是一种玄妙的信仰体验。我也希望,通过这种经历,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更好地面对和感受这个世界。祝福游人在行驶的路上不断发现生活,也不断寻求精神寄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323715795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